今天,致敬一场伟大的胜利!这些数字刻骨铭心,这些记忆从未忘怀……
2025-07-27 15:48:34          来源:湘伴 | 编辑:唐先彬 |          浏览量:1836
【湘伴导读】




72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至此,历时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


在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6.7万名湖湘儿女奔赴朝鲜战场,英勇杀敌,浴血奋战,彰显了保家卫国的铁血担当。


五任志愿军司令员、代司令员,都是湖南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从1950年10月25日组建到1958年10月回国,五任志愿军司令员、代司令员,都是湖南人。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1950年10月至1951年1月,在短短的80天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指挥志愿军连续发动3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由17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外,扭转了朝鲜战局。随后,彭德怀又相继组织第四、第五次战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彭德怀在视察阵地。

1952年4月12日,彭德怀奉命回北京治病。1952年4月至7月,陈赓代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6月奉调回国。

1952年7月,邓华由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改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邓华部署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赓、彭德怀、邓华。

邓华1954年10月回国后,杨得志接任志愿军司令员。他是朝鲜战场“地道战”的首倡者,上甘岭坑道防御作战很好地检验了这一战术成果,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

1955年4月至1958年10月,杨勇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是志愿军最后一任也是任期最长的司令员。杨勇曾在1953年7月指挥了抗美援朝中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共歼敌7.8万余人,迫使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国务卿杜勒斯和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相继发表声明,同意接受停战。1958年10月24日,杨勇和王平率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时,周恩来称赞杨勇“为抗美援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金城战役中冲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入朝参战,湘籍将领战功赫赫

先后入朝参战的6个兵团里,兵团、军、师一级中不乏骁勇善战的湘籍将领的身影。

志愿军中有成百上千对夫妻携手战斗,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一对湖南老红军夫妻,即志愿军副政委甘泗淇和他的妻子、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甘泗淇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贞被彭德怀点名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甘泗淇与李贞。


其他湘籍将领中,李志民也是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先后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他主持修建了志愿军烈士陵园,并亲笔题写“毛岸英烈士之墓”。

宋时轮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委,新兴里战斗中创造了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消灭美军建制团的新纪录。

姚喆任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主要负责泰川、院里、南市三机场的修建任务与后方警戒任务。

萧新槐、王紫峰分别任志愿军第六十六军军长、政委,是军政绝佳搭档。第六十六军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取得毙伤俘敌1万余人的战绩。彭德怀赞扬“第六十六军一仗比一仗打得好”。

张震任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代军长兼代政委,指挥二十四军积极配合第二十兵团在金城地区举行了大规模进攻作战,特别是在夏季反击战中,二十四军歼敌1.3万余人。

李寿轩任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铁道兵团共有1136名官兵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涌现了杨连第等一大批英模。

吴信泉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在第四次战役中歼敌3000余人,其中美军800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称吴信泉为“可怕的人”。

邱创成任志愿军炮兵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

张翼翔任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兼政委,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三次“关门打狗”,创造了全歼美王牌陆战第一团、重创美陆战第一师的辉煌战绩。

曹里怀任志愿军第四十七军军长,面对美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四十七军打败了美骑一师及其仆从军,被俘官兵直言“这是骑一师历史上最黯淡的日子”。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在抗美援朝烽火岁月中可歌可泣的湘籍将领还有裴周玉、吴咏湘、邱蔚、颜金生、段苏权、张树芝、颜德明、谭善和、江文、刘鹏、李俭珠、谭文邦、匡斌、黄连秋、曹玉清、朱绍田、方之中、梁金华、袁福生、杜屏、刘克、彭飞、李元明、夏伯勋等。

舍生忘死,湘军儿女谱壮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牺牲19万余人,其中有湖南儿女1.15万余人。面对强大凶狠的对手,湖南将士表现出了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血性,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1951年,湖南军区和社会各界热烈欢送志愿军前往前线。 资料图片


毛岸英到朝鲜战场后,担任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并任司令部党支部书记。1950年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向志愿军司令部投下凝固汽油弹,毛岸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彭德怀沉痛地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毛岸英。

李雪瑞任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二○○师师长,1951年7月18日,他在藏财洞部署战斗任务时,敌机投下炸弹,不幸牺牲。

喻求清任第二十军后勤部副部长,1951年5月31日,他参加完上级召开的军事会议赶回军部时,吉普车轧响了地雷,伤重不治牺牲

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抢救朝鲜少年时不幸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特等功臣”称号。 

1953年5月,罗连成在炸敌暗堡时,被子弹打穿腹部,肠子流了出来。他忍着剧痛把肠子塞进腹腔,夹起一包炸药纵身一跃,将炸药包塞进枪眼炸毁了暗堡,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

1952年10月20日,18岁的浏阳籍女战士黄金菱正在为一位重伤员裹伤换药,敌机突然投弹、扫射,黄金菱扑倒在伤员身上为其掩护,当场牺牲。

新邵伢子曾南生,随四十军首批入朝参战,作战英勇顽强,多次立功受奖,还作为战斗英雄回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2年10月8日,在攻占松隅里高地的战斗中,曾南生光荣牺牲,年仅20岁。

曾南生。

戴笃伯先后担任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文化教员、团参谋。在著名的飞虎山和394.8高地等战斗中5次身负重伤,被授予“一等战斗功臣”称号,著名作家魏巍将他写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已深深地烙下了鲜明的湖南印记、充满着浓郁的湖南元素。今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湖湘儿女在新征程上只争朝夕,砥砺奋进。

【湖南支援抗美援朝大事记】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抗美援朝期间,共有6.7万名湖湘儿女奔赴朝鲜。 



1950年11月13日 

《新湖南报》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发表了《开展大规模的时事宣传运动》的社论,湖南抗美援朝时事宣传运动逐步在湖湘大地开展起来。 



1951年2月 

6000多名湘西地区士兵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入朝作战。战士们坚守夜月山、天德山、马良山等阵地,组织100高地战斗、老秃山攻坚战、正洞西山战斗等战术性反击,粉碎了敌人“秋季攻势”,夺取敌军要点,为争取抗美援朝最终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1951年6月  

湖南掀起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原计划捐献相当于100架战斗机的价款(旧币1500亿元),实际捐献了1986亿多元,折合战斗机132架。 



1952年3月 

为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反对美军在朝鲜战场发动细菌战,湖南成立防疫委员会,带领全省人民进行卫生知识教育、清洁防护、疫苗接种等工作,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升全省卫生水平和健康水平。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至此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其间,共有1.15万名湖南战士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 

责编:唐先彬

来源:湘伴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